河南室内设计联合会
知名高校

“月谈越好”第21期“室内设计领域的文化”嘉宾讨论实录

编辑:李小明   来源:河南室内设计网     发布时间:2014-3-21 12:40:40      点击:21814  
室内设计师交流空间

    2014年3月4日下午,中国建筑学会室内设计分会第十五(河南)专业委员会(简称“CIID15专委”)第二十一期“月谈越好”活动在瓦库七号茶馆举行,本次活动的主题是“怎样理解室内设计领域的‘文化’即室内设计新定义”,由CIID15专委秘书长闵顺柱先生主持。


活动现场

    参加本次活动的嘉宾有:CIID15专委名誉主任马建民先生,CIID副理事长、CIID15专委主任孙华锋先生,CIID15专委副主任肖艳辉先生、王政强先生,CIID15专委专家委员郭正一先生、郑雁冰先生、张帆先生、钟凌云先生,CIID15专委秘书长闵顺柱先生,CIID15专委副秘书长韩利女士、赵连赢先生、苏紫恒先生、李卡先生,CIID15专委常务委员郑福绪先生、李文龙先生、王磊先生,德国富禄顶级定制家居郑州分公司总经理杨爱功先生等20余位河南优秀设计师参与讨论。


现场嘉宾

    下面是各位嘉宾的讨论实录。
    马建民:谈到文化,既是具象又是充满抽象的,既在身边又很遥远,但是要确切定义“文化”又是很难的,字典中对“文化”的定义多达200多条。一个国家没有边界就不能称之为国家,而文化则不同,它没有边界、没有国界,不分民族和肤色,因此我们在讨论文化的时候就无法局限于某一点一线或者某一面简单阐述。每个人对“文化”的理解都是不同的,一位美国学者在谈到文化的时候说,文化是无法定义的,然而它又无处不在,它就像是空气,就像人伸出手抓它,当拳头握紧时,除了抓住的不是,其他的都是“文化”。提到文化,不得不提及中西方的教育,中国的教育就像是编篮子,到最后希望人们能够提起来。而西方教育像是在铺席子,通过某一点希望能够铺展开来。但无论如何,作为设计师,对文化的理解还需要有设计的手法来表现。后来,我看到余秋雨先生对文化的定义是这样的,文化是包含着精神价值和生活方式的生态共同体。精神价值不是生命价值,是不可以用一个人创造的市场份额来评判的,许多成功的企业家在追求生活方式的时候,可能不再局限于衣食住行的基本要求,更多层面是希望借此获得社会的尊重和自身精神价值的体现。
    文化可以使设计师有质感,设计师可以使作品有品味。前一段时间我在河南艺术中心看话剧《茶馆》,这一代的艺术家和上一代的前辈之间还存在不小的差异,不是说这一代艺术家们的技艺不精湛,对艺术的追求不够深刻,而是所处的时代有很大的不同,因此对《茶馆》的理解固然存在差异性。有质感的人受文化的熏陶和在文化中的沉淀是经得起琢磨的,例如贾平凹的书,是在纠结中寻求释放,如果把他比作“梅兰竹菊”花中四君子的一位的话,他就是梅,在矛盾中怒放。最近因为项目的关系,跟少林寺方丈释永信沟通的也比较多,这也是非常有质感的一个人,尽管网上有很多他的负面消息,然而他所说的很多话幽默而富有哲理,我们要更多地关注到每个人所传达的正面能量。设计师要做出真正富有文化内涵的作品,心中要充满真诚和善良,有了真和善才会有美。
    那怎样才能在项目或者作品中体现咱们中原或者中国深厚的文化呢?崔凯院士把自己的设计公司名字改成“本土”设计公司,对宣传本土文化就有着很强烈的公益责任感,我也希望我们中原的设计师能够积极地运用本土的文化和底蕴,对本土化的诉求、基本功能、气候等做系统化的研究。许多日本的设计师和设计项目都透露着浓厚的东方主义文化色彩,例如隈研吾先生的作品,许多是用空间来反映文化的内涵,让空间本身说话,能用空间就不要用一张皮,能用一张皮就不要用某些特定的符号。隈研吾先生最著名的一本书是《负建筑》,意思就是说当某一建筑太过于表现某一种意识形态、标识、基建性的时候,那是对生命的亵渎。也希望这些能对今天的讨论能有所启发。


活动现场

    肖艳辉:我是工科生,因此也一直希望能够补上文科的知识体系,当然从知识结构和文化体系上补肯定是来不及了,所以我在生活中会更多接触古玩这些东西,想在情感上距离文化更近一些。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过多关注知识体系的话对生活的感悟会少很多,设计师在设计各种空间的时候,灵感大多是来自于对生活的感悟。当然在许多地方,失去的东西是永远找不回来了,哪怕设计的再像也只是臆造。毕竟天时地利时过境迁,只能在心里诠释那种失去的文化,现在流行的各种古典风、新东方主义等,只是在用今天的视野、手段、技术工艺来演绎传统的文化残留,包括瓦库等项目。在跟余平等人在一起交流的时候,我曾以批判的思路做过交流,瓦不能称为文化,只是在文化缺失的年代填补人们对文化的饥饿。在文化体系中,砖和瓦只是一个构件,是登不上大雅之堂的东西,现在只能是人们的一种感情寄托。中国是有瓷器的国度,但是很少有建筑用瓷器建造,包括故宫、寺庙等皇家建筑,这也说明了中国人对天地人的时空把握,当国人具备很多某种东西的时候,却不会把它使用到极致。而是在西方国家,许多建筑都是用石头建成的,石头是最坚固的建筑材料,代表着永恒。中国人的建筑材料有砖、木头、瓦等多种,是分阶段性的。这也是中国几千年的历史长河中留下的智慧和文化,到今天依旧可以看到建筑的多样性,例如中国许多地方建筑中的梁柱结构,用砖土和木头等材料搭建起来的房屋是相当坚固的。因此对文化的理解,我认为许多普通的事物中蕴含了很深刻的道理。现在我也经常走出去,国外对中国人的印象分普遍不是很好,认为国人不守规矩,我反而认为这是中国文化的一次复兴。历史上每一次文化的复兴都是强权征服弱小,在生存面前是没有道理可讲的。如今《亮剑》受到了极大的推崇,就是因为国人的狼性开始复苏,无论走到哪里,千方百计打破一切规则和束缚,不被西方主流的文化和媒体左右自己的认识和方针。中华民族几千年不死,成为唯一的四大发明古国,这其中的文化源远流长,使得中华民族长盛不衰,一次次被征服,一步步走到今天,依旧保持着民族的特色,并使其他民族和国家有所恐惧,这其中文化的延续所发挥的作用无可替代。用文化的角度看待世界,产生多方位的思考和评价,保持着国人的自信和变通性,找回我们曾经失去的记忆演绎在我们的空间设计。

    马建民:不守规则应该这样理解,中国传统文化讲究忠孝两全,能做到一方面已经是很不容易了,有些人忠孝两全也做的很不错,但是很少讲究在公共场合的公共道德。例如在国外很多中国女性在购物的时候讨价还价声音很大,他们没有在潜意识中认为这有什么不妥,但是背后却收养了两个孤儿,这能说她没有文化或者没有道德吗?她只是缺乏公共场合的道德和规矩。这种现象也被很多学者提出来了。

    郭正一:能够传承下去的就是文化,文化并不一定都是好的东西,它包含多个方面,像主流文化、边缘文化、地域文化等,也有流氓文化、痞子文化等,现在的中国就是缺失一种积极向上的正面能量的文化传承。当出现恶劣的文化传承的时候,就会产生恶劣的反应,就像现在许多有很多简化的文字,例如屌丝等这些不是很受我们喜欢的词汇。刚才肖老师说的唤回曾经的记忆,就是想唤回曾经是正义的文化传统。一个人对文化的理解力,是受多方面因素影响的,例如后天的学习、言传身教、环境等。也有一些因素是受先天地域文化影响的,像刚才马老师说的一位农村妇女在外面买东西时讨价还价声音很大,但是却在家中收养了两个孤儿。全世界的语言中,只有汉语有四个声调区分,英语、德语、法语等是没有的,在汉语中声音声调的不同所表现的的含义是有很大差别的,所代表的的精神含义也是不一样的。中国人说话声音的抑扬顿挫在国外不受欢迎,并不是说国人有多么恶劣,而是两者之间的文化的差异性和不相容性决定的。有一次去德国考察的时候,发现他们很少吵架,我很好奇就问身边的朋友,朋友说不是德国人不吵架,他们越吵架声音越小。他们那的文化就是用声音小来表示对吵架对方的蔑视,而声音越大反而越没有面子。中国人在吵架或批评对方的时候一定会用很大的声调来提醒对方,以加深印象。前些天去藏区葛日勒旅游,那边的马背文化也是很有特色的,由于是游牧民族,他们所有使用的东西都是可以移动的,没有特别沉重的物品,这对于我们是习惯于定居于某一场所的人是做不来的。因此我们设计师要做的就是更多地品味各种生活,然后通过自己的理解用自己的符号演绎出来,而不是一味地模仿和速求。刚才肖老师说的瓦和砖不能称之为文化,只是一个符号,我倒认为瓦也是一种文化,它传承的是一种记忆,在其中加入一些风景、作品、陶瓷、石磨等多种元素,在这样的环境中能够激起许多回忆。我主张的文化不全是美好的东西,现在在国内处事,一不小心就会有很多陷阱,能够应付自如也是一种文化。(笑)

    王政强:我认为文化包涵还原文化和传承文化,例如瓦库就属于还原文化,当然所谓还原文化终归是要向前发展的,我们也不可能再回到历史的长河中,完全按照古人的生活方式生活,但是从一些儿童读物上也可以看出中国古人对人的教育的细致和严谨,例如《三字经》。是的,国外很少会有人大声吵架,但是很安静就很好吗?有一次我和我们几位同事在国外用餐,用餐环境很优雅,每个人都是自觉地坐在那安静地吃饭,没有一丝声响,简直是安静地可怕。再比如邻居对面住了十年,没有说过话,不知道对面姓字名谁,这也没有什么益处吧。因此来说,大声说话并没有本质上的坏处,关键是要看用在什么地方,用在适合的场所那就是合理的。
    中国人历来讲究五行有度,金木水火土,每一方面都把握好度就不会出现大的方向性的错误,但是想要突破也很难。二战之前,英国人很鄙视德国,只要遇到是“德国制造”的东西都弃之不用,这在很大程度上刺激了德国,从此德国开始在某些方面研究的细致多了极致,在许多细节上精益求精,这也使得德国在战后迅速崛起并率先成为发达国家。而我们从小所受的教育是地大物博,没有过多的紧迫感和压力感,因此我们从小在生活上保持的是很平静的心态,包括喝茶是功夫茶要求慢慢品。直到近代受到尖枪利炮打开国门,从此中国开始落寞,文化开始出现断层,随着世界文化和信息的冲击,很多传统文化很难被完全还原,因此我们应该抱以发展理解的心态看待中国现在的生活方式。以前我也经常抱怨雾霾天气,现在几乎不说了,说再多不如付出行动,毕竟我们没有移民,还生活在这块土地,国外生活条件再好,有一句话说是“好山好水好无聊”,有一位朋友移民到了澳大利亚,刚开始很新鲜,每天都会发一些蓝天白云鲜花灿烂小鸟依人的照片,后来实在没的发了,又重复之前的东西,后来实在没什么事情,就到教堂学英语了。有一次我跟他聊天说是不是在国外很无聊,毕竟才四十多岁,到国外又没有什么太多的发展机会,中国现在虽然环境有所破坏,但是市场很大有很多机会。因此我们要保持国人的自信和自豪感,因为文化还是建立在经济、综合国力、政治等强势的基础上。设计师也是一样,近十几年受国外设计风格的影响很大,却很少有自己的内容,有一次我上软装班,听吴天池老师讲的课程非常详细,他把各种设计风格梳理的非常细致,从年代、背景、出处等各方面着手。我非常喜欢肖老师讲的内容,充满了国人的自豪感,这也是现在很多中国人缺少的东西,面对国外的设计师不自觉地会产生自卑,只有自信了才能促进行业的发展。因此我认为还原文化是适当地还原,完全还原就退回去了,毕竟社会是要向前发展的。
    传承文化,就是传统文化的发扬。这些天非常火的一部韩国电视剧叫《来自星星的你》,我没有看也不清楚是什么原因让它能够这么火,我只是在想,韩国文化很好吗?《乡村爱情》不好吗?一部很农村生活化的电视剧,每天的家长里短也很有味道。传承文化就是要在我们固有的文化中寻求创新,用自己的理解沿用国际化的手法。欧洲也有很多传统建筑,但是他们在创新的方面我们现在只能望其项背,当代欧洲的设计师做出来的作品是我们学不来的,他们的结构、比例关系等跟之前的传统建筑有很大的不同,但确是从那些传统文化中传承下来的。因此,中国五千年的文化我们也应该更好地传承,演绎出更多优秀的设计作品,还原只是我们对美好的回忆,传承更加重要,我们不能总停留在回忆中。
    对室内设计的再定义,现在许多杂志对室内设计还是定义为室内装饰装修,装饰装修只是最基础的,那些只是材料的基础应用,就像工人的基本技能一样,而现在的室内设计已经发展到心理情感层面了,我觉得应该再定义为室内心理情感设计,能够让内心产生共鸣的作品才是好的设计。现在设计师学习环境心理学、心理情感学太少了,因此很难做出有共鸣的设计,许多都是很标准化形式化的作品。我觉得这是现代社会所缺失的东西,怎样做出让人感动的设计,这才是更贴近当代人对室内设计的需求。


活动现场

    郭正一:我想补充一下,电视剧《来自星星的你》很像我们当前的设计行业,目前我们的设计方案把文化做的很庄重,就是明确告诉大家这就是中国文化。日本电视剧多数是励志,看完之后信心会爆棚;而中国的电视剧更多的是讲述一个道理,像《蜗居》宋思明就提炼出很多道理。韩国电视剧给人更多的是梦想和幻想,像《来自星星的你》里面的环境很时尚、人物很漂亮,故事情节留下很多悬念,充满了浪漫情怀。回到设计,在中国很多文化气息浓厚的案例给人的感觉就是很庄重,像博物馆之类,很少有这些空间能够让人进去后感觉很浪漫。前些天我去住宿了郑州的喜鹊愉家酒店,那里面就充满了生活色彩,里面的气质给人的感觉是一个完整的家,伞、按摩椅、浴缸等元素的处理手法给人想不到的设计,这种设计融入了很多人们的生活情感。早些时候德国的科宝霍特妮做的样板间,他把浴缸镶嵌在墙角,用两块木板镶边,旁边放着两个面具,还有一杯红葡萄酒,这种情景已经超出了浴缸原始的洗浴功能,它体现出另外一种唯美的生活情调。然而现在我们的设计方案还在很大程度上体现的是标准化和技术上的装修装饰,我们设计师需要摆脱这种模式,更多地在设计方案中体现生活和艺术的情感,同时要求业主能够提升自身的生活情调和艺术欣赏境界。
    其实文化时充满魅力的,是对自己生活方式和习惯的一种体现。《来自星星的你》这部电视剧讲述的是一种超前的爱情故事,而所有超前的东西都会存在争议。现在8090后的设计师设计的样板间在颜色搭配上五颜六色,你可以说他们不懂颜色搭配,但是他们迎合了这个社会的需要。我现在就怕别人说我是老师,好像我已经做了很多年了,年老即意味着眼光和意识落伍了。现在的社会是一个普通人可以打败任何人的年代,不要以为自己是老将就会多了不起。有一个房地产的儿子,算是富二代吧,在老年人的眼里就是什么也不会,整天吊儿郎当的,他从他父亲那拿出500万投资做了一个烤肉餐饮项目,他什么都没学过也不懂餐饮,但是他找到专业的设计师设计店面,找专业的管理团队帮他打理日常事务,现在他们店的顾客非常多,需要排很长时间才能等到位置。因此,现在没有一成不变的东西和文化,我们要时刻跟上社会的发展,追随社会的脚步。

    孙华锋:中国人喜欢作茧自缚,同时也喜欢化茧成蝶。过去老人们对文化的理解是某个人会识文解字那叫有文化;到了近代了是某家出了一位大学生,那这家是文化人,高中毕业就不能称之为有文化;到了今天大学生泛滥,文化也随之广泛起来,就连厕所都有文化的影子,所以中国人对文化的界定也是一直在演变的,从这些方面也可以看出中国人的圆润和与时俱进,设计师本身也是文化的载体,因此当设计师讨论文化的时候,也会变得非常有意义。在美国开车是一件非常有意思的事,美国道路两边都有应急车道,当堵车的时候,不会有人会逾越到应急车道上去,中国人很会懂得变通,尤其在堵车的时候就会显现的淋漓尽致。当一个人变通的时候,不会有什么问题,当所有人都变通的时候,就会发现堵车还在继续。文化也是这样,当文化开始变异的时候,当每个人都对文化产生界定的时候,那么文化就会乱套了。我上学时候写的论文是关于日本的建筑,明治维新之后,日本的建筑师掀起了学习欧洲建筑的大浪潮,突然有一天,丹下建三等建筑师提出了异议,面对着外来的附加的文化的冲击,对自身血液中流出的传统产生了严重的碰撞,欧洲的建筑对于他们的生活方式格格不入,如何将现代建筑融合到日本本土的问题,经过反复的探索逐渐走向成熟。因此设计师在做方案的时候不能东拼西凑,而是要根据内心发出的声音做出优秀的作品。到了今天,我觉得中国的文化是强权文化,是没有根的文化,并不是由心而发的。老祖宗留下了很多文化财富,而我们现在在应用的时候都变味了,当然不是反对变革,只是要看怎么变,变成什么,这是需要讨论的问题。在圣地亚哥我跟陈彬开车行驶在801高速公路,每次都能看到下面有一座相当唯美的大教堂,但是总是找不到下高速的路口,陈彬每次经过都拿着相机疯狂拍摄。有一次我决定冒险一试,当下来的时候我才发现美国的高速公路立交桥设计的有多么合理,你从任何一个路口下去都可以在两分钟内上另外的高速,每个路口沿着高速的两边都是环形道路。当走到教堂前的时候,发现教堂完全是按照几何的形状来建设的,跟之前欧洲的教堂完全不同,现在更加关注精神和心灵上的震动。而中国的庙宇经过几千年的时间,它还是那样,没有人会想到去把它变成什么样,怎么变呢?你可以说这是中国文化的劣根性,也可以说是帝皇文化的强势性。每次提到元朝和清朝的统治,都会说他们最终被汉族文化同化了,其实我并不认同这个说法,中国人再怎么融会贯通,再怎么圆滑世故,中国的文化真的到了该梳理的时候了。对于外来文化,排斥和吸纳各占50%,很多人喊着吸纳,在内心却是排斥的;也有很多人喊着排斥,却在背地里吸纳了。回到室内设计,近些年的获奖作品多数是“为赋新词强说愁”,其实作品和说明没有太大的关联,很少是由衷地自发地写出内心真实的想法。到了今天,我们确实应该真正界定什么是室内设计的文化,只要是我们把自己的设计能够做到感染人、优美的、打动人等,那就是优秀的设计作品,就为文化的传承做出了很大的贡献,文化是为人服务的,最终能够落地才是好的,才是真正做到了文化的传承。


活动现场

    张帆:今天我们在这谈室内设计的文化,就像是电影人或者导演在讨论影评一样,只是导演很少正式地对别人导演的电影发表影评,或者发表正式言论或者正式文章之类的,偶尔的调侃那是有的。我曾经看到一个故事,说的是英国两个家族信仰的故事,其中一个家族信仰基督教,另外一个家族什么教都不信。在200年后又对这两个家族进行了调研,信仰宗教的家族200年后已经是三四百人的大家族,其中有银行家、总统、副总统、学者、博士等;另外一家没有信仰的在调查中和前者大相径庭,有犯罪进入监狱的,有不少的地痞流氓,大多都生活的很平淡。这个故事说明,人多多少少应该有些信仰,就好像一棵大树一样,有信仰就好比有根的树并且有人管理,这样最终会长成参天大树,如果没有信仰,就好比树没根,并且自由生长,这样长成什么样就不得而知了。我想文化信仰也应该是很重要的。
    河南的历史文化厚重是有所共知的,但是河南在全国的印象不是很好,我一直很困惑,是什么原因造成的这种现状呢?无论是在言谈举止中,还是影视作品中,总有很多行为或镜头拿河南人开涮。我曾和几个朋友一起沟通过,有些观点我还是比较认同的,河南文化太厚重了,有些时候有点承受不起,索性就被抛弃了,这之后就像刚才所说的成为了一棵自由生长的树。
    做设计这么长时间,我经常跟我们的员工聊天说,作为设计师,对待设计作品就要像欧洲人建设基督教一样保持一颗虔诚的心,要尊重自己的工作和作品。设计师行业是一个需要积累需要阅历的行业,但是有很多设计师在吃青春饭,在做几年之后就转行做其他的,这种现象在这样浮躁的社会我相信应该是普遍存在的。我一直认为设计师应该把自己手中的笔和纸,还有各种材料作为一种设计元素,去尊重它们的色彩、唯美、肌理、情感的载体等。但是很多设计师不是这样处理的,他们主要看甲方或者业主的经济能力,如果甲方或业主经济能力强,那就什么贵用什么,什么能赚钱用什么,从而进一步缩短施工周期,这样在我的理解中就是没有文化信仰。这样做下去之后,路会越走越窄,从而也就选择了改行。等等这些行为,我认为是对设计行业的亵渎,不尊重设计中的文化。我认为设计行业应该需要洁癖的,设计师更是应该洁身自好,这就是我要谈的设计行业的文化信仰。

    钟凌云:我曾经去法国巴黎参观卢浮宫,有一件很小的非洲的艺术雕塑让我印象很深,那是一件用木材或者藤类做成的两匹马之类的雕塑,看上去很具象又似非具象,后面拉着一辆车,一个官吏坐在车上。我猛地一看觉得没有什么稀奇的地方,等我转到后面再看的时候,官吏变成了农民,官帽像是变成了斗笠,那两匹马也非常形象。这给了我很大的启发,我们现在大多经营的是小企业或者小团队,也包括很多上市企业和老板,他人前的成功,背后背负的压力和另一面是同时存在的,换句话说我们不用只是单独羡慕人前的成功者,换个角度考虑自己的强项和幸福点。就像葛优演的《私人订制》里的某个镜头,说一个富翁有好几个亿的资产,咱们换个角度讲这几个亿究竟是银行欠他的还是他欠银行的呢?看到这样的一件艺术雕塑,来自于非洲,没有人讲解它的来源和功能,而我现在还比较年轻,能够很轻松地读懂它,正式这件雕塑的意义。当时看到它的时候,这么简单的雕塑表达出社会中人性化的观点,而且能够直达你心灵深处,我想这就是文化的传承。我们现在做的许多欧式、中式等空间,也在更多地用文化定义他们,那么最终的目的又是什么呢?我想还是要打动人。如果不需要人解说,能够真正地感受空间,并且很快的表达出其中的含义,我想这就是文化和室内空间之间的转换关系。这也是我追求的一点,也就说,在技法之外,能够通过简单的空间让人读懂其中的意义,可能项目不太成功,但是能够通过文化的衍生和艺术表达出内心真实的想法。

    闵顺柱:这几年,中央主要媒体每年都要抛出一个话题向大众提问,比如;菜篮子、舌尖上的中国、你幸福吗?时间都去哪儿了?等等。这些问题的背后,其实反应了大家都有一些心声需要发出。我们设计界也是一样,前几年大家集体发问,要原创设计、绿色设计、中国设计等。去年理论界又制造了一个声音“怎样理解室内设计领域的‘文化’”?行业内每一次的呼吁,也正是说明某种意识的需要。不同阶段的发展,需要有不同的理论支持,建筑装饰设计行业,经过了二十几年的风雨历程,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大到百花齐放;或者说从盲目到有序、从浮躁到宁静,无不是实践、理论、总结再实践、再总结。行业阵容的庞大,发展时速的迅猛、多年的摸爬滚打,静心反刍之后,主流的从业者们,心灵深处总是隐约感觉缺少点什么?
    怎样理解室内设计领域的“文化”?话题猛一看很大很空,一时不知从何谈起,不同的人站在不同的角度会产生不同的看法。这个话题归根结底要说的是,对行业重新的认知和定义。所谓“文化”其实就是某种差异,或者说保留个性的差异。我们曾经的设计,要么西看、要么复古,要么国际化,总摆不脱世界大同的影子。要形成中国设计领域的文化,首先完善设计领域的知识体系,相关学科还有教育;其次是运用何种思维系统,东西方的逻辑思维,有很大的不同,我们如何去理解和转换这两种思维模式;最后就是运用国际化的艺术语言,来讲述一个中国的空间故事,是国际化的艺术语言,而不是国际化的表现形式,这一点我们很多的设计师总是还有一点模糊。
    我国室内设计领域的“文化”,目前尚不健全,甚至可以说是空虚,因此才会走很多的弯路。比如以前认为会画效果图就会设计,后来认为会用电脑软件就会设计,现在的重软装又有误导空间设计的趋势。如果说室内设计行业需要反思,那就是放慢脚步,让传统文化的灵魂跟上。

    郑雁冰先生认为室内设计与当代文化是相通的。李卡先生认为文化是用一种状态来表达一种情形,是下里巴人和阳春白雪的共同体。赵连赢先生从紫砂壶的文化开始延伸,谈到文化之中的道,经得起长期的反复的尝试和了解,韩利女士讲文化更多的是体验,设计师需要用心塑造空间的气质。苏紫恒先生说做设计是幸福的,对文化进行破解和重组的过程是充满乐趣的经历。郑福绪先生认为在不同时期不同领域会接触到不同的文化。王磊先生说文化时博大精深的,是没有终点和起点的,把文化发自内心地表达出来,传承下去。李文龙先生讲任何文化和作品都是有时代性的,都包含着设计师与业主等角色的印记。


嘉宾合影

    本期“月谈越好”活动感谢德国富禄顶级定制家居的大力支持。

本文相关关键字: CIID15 |  “‘月'谈越好" |  第二十一期 | 

更多网友评论    

已有评论(0条)

昵 称:

老板电器
莫顿家居
大金空调
设计趋势
诺贝尔磁砖健康岛拉卡萨国际家居日立变频中央空调海信中央空调大唐合盛瓷砖三菱重工海尔中央空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