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室内设计联合会
知名高校

闵顺柱:中式建筑不能忘却的记忆

编辑:李小明   来源:河南室内设计网     发布时间:2013-12-18 11:42:21      点击:27118  
室内设计师交流空间

浅谈建筑空间的精神情感 
                                 ——中式建筑不能忘却的记忆


    摘要;世间万物皆有精神情感,建筑空间也不例外。中式建筑空间在世界建筑中有不可或缺的地位,自成一派独特的风格,随着欧式建筑元素的蔓延,中式建筑某些优秀的精神情感却模糊了。我们要用传承的眼光将其存储于记忆里,因为记忆是灵感的宝典。
    一、世间万物皆有表情
    当你漫步于大自然时,你不妨蹲下,细心地观察你身边的小草,你会发现她非常美丽、非常可爱。绿油油,亮晃晃的,色相很纯。微风中轻轻摇摆,向你和善的点头致意。其实她给你传递了一个情感信息:她很美丽很柔弱,请不要伤害我;自古以来文人墨客对竹子都情有独钟,那是竹子能给人一种虚心向上、挺拔有节的精神;山涧的顽石却不同,顽石不同于玉,玉温润养眼,而顽石的粗糙皴裂会让你眼涩,若久看没准会有疼痛感,尤其是那些还未磨去棱角的顽石,他通常对什么都不屑一顾,好象在说:能奈我何?唯利器才能将其削磨分解,就是将其分解成碎片,它也会趁你不备时将你的手或脚划破,我想这也是顽石的品性与质感;还有些物体的情感是复杂的、多变的,譬如水,乍一看是温顺的,说方即方,让圆即圆,看似低调,从不张扬,泛舟其上,你尽管可以闭目养神,随它轻摇,悠哉乐哉。倘若你不守规矩,在舟上辗转翻腾,惹怒于它,它一定会将你掀翻于水中,让你尝一尝它的滋味;建筑空间同样也有表情,有的给人以温馨、有的给人以恐怖、有的给人以轻松、有的给人以威严,通过对其情感表情的识别,可以判断出它的使用功能和类别。

    二、中式建筑曾经的表情
    远古人们的居所只需遮风挡雨,足够容身就够了,至于装饰、内部舒适性、外观设计性,都不是必需的,实用就好。随着社会文明的发展和进步,人类生活活动的不断改善和提高,人们对所居住的环境要求也越来越高,建筑空间所乘载的文化内涵也越来越丰富。尤其是中国农耕文明的官式建筑文化,其建筑空间内外的精神情感达到了巅峰,就是以四合院为代表的风土建筑,也将传统的儒教、佛教、道教以及民间的拜物教等思想都体现的淋漓尽致。以四合院为例;围墙和大门把外界的尘嚣留在墙外,在院中栽木赏花,宁静养心,满足道家遁世的渴求。打开门又可以投身世俗生活之中,实现儒家出世的愿望,传统的儒道矛盾在四合院里都能找到平衡点。四合院的细部装饰内容更加丰富,种类也更加繁多,出色的表现了户主为学之清雅、为商之富贵、为官之显赫。其中松竹梅兰四君子、四时花卉、和穿插其间的博古图案,都表达了主人的雅好。有雅就有俗,古代的建筑造型和布局都有着很美好的俗愿。如画有蜘蛛和蝙蝠图案表示为“扫尽千诛,招来万福”;雕有猴子图案,寓意“辈辈封侯”;经商之家的一步台阶,表示一本万利;官邸的三级台阶,象征“连升三级”:两家对门之间,立一屏风墙,会避免一些口角;自家墙角向内收三分,表示让人三分;天井向内排水,象征肥水不外流等等。古人对居住空间的这些良苦用心,表面上看是俗愿,但深层次的是对美好生活的一种情感寄托,并将这种寄托凝固于建筑空间中,以建筑为载体穿越时光,穿越历史得以展现在我们面前,所以又是一种美的传递和文化的传承。雅俗共赏体现了人们富足安康的俗愿。至于民间的俗愿是否定还是继承,那是另一个范畴,这里着重描述农耕年代中国官式建筑和风土建筑的精神情感。
    就是到了当代的高度文明、高度发达的社会,建筑依然具有它特有的、时代的、地域属性的精神情感。你不妨留意一下我们天天穿行的大街小巷,观察那各种造型奇特的建筑及门脸儿,你会发现,建筑空间的用途不同,其建筑所传递的信息和表现的情感也会千差万别,但却都循着一定的规律。很多时候你甚至不用看它牌匾的内容,单就外观和风格你就能对它的用途猜个八九不离十。茶馆大多古香古色,偏重于传统,其题款儿也多是中国书法;咖啡厅则不同,它更趋向于欧式风格、招牌也均为汉字加拼音;至于饭馆就更多样化了,因为饮食文化在中国的丰富多样,异彩纷呈,依着不同的地域,不同的民族,不同的文化形式等,却又可分出不同的派系特色,外加风味小吃和洋快餐等,每一个派系都是一个特色,在建设和装饰特色餐馆时,必须要对其发祥地的风土人情进行研究,充分了解其地域文化与风俗。根据佳肴、菜系风格的不同,而作出相应的建筑装饰方案,于是就有了不同装饰风格的酒店、餐厅。但有一点是我们设计师们应该谨记和遵循的,那就是从建筑的外观到内部空间甚至具体到一个细节,一个饰品设计都必须是经得起推敲的。但凡出自一个成熟设计师之手的作品,一个创意,一件饰品的摆放都该有它的文化内涵和出处,也就是说要高度浓缩其地方的精神风貌,突出其地方的风土人情。以上所述,说明建筑在不同的时代和不同的属性,应有不同的精神情感。

    三、 当代空间表情在建筑装饰设计中的应用
    当人们对建筑的需要已经不仅仅是遮风避雨,而是让建筑融入人们的生活情感中,对建筑情感的理解和装饰设计的表现,也就上升到一种实用的、审美的高度。普通的使用者也能对办公、餐饮、商业、休闲娱乐等不同的空间,提出一些他们自己的见解和建议,再结合我们设计师多年的从业经验,和对于艺术感觉的不断追求与提升,到处都能见到非常优秀的建筑空间。尤其是近些年,房地产行业的迅速发展,到后来的激烈竞争。作为楼盘销售的前哨,售楼处的形象也变得日趋重要,因为需要它传递更多的楼盘信息,传达一定的营销理念、突出楼盘的特色、给顾客营造一种良好、别致的购房环境等。一时间楼盘接待中心的建设也越来越受到房产开发者们重视了。不管其出发点在哪儿,但我们得承认,在各地区纷纷建起的楼盘接待中心,或色彩艳亮、或造型奇特、就连空间内部的软装饰品,也精心考究,极尽显示楼盘的文化底蕴和情感内涵。关于建筑空间的情感,从楼盘接待中心、高档写字楼、商务卖场、宾馆酒楼、休闲娱乐场所及一些公共空间,在建设和装饰上,对空间的情感表现已达到相当水准,可占据建筑空间比例较大的住宅空间,真正谈得上一定空间情感表现的,所占比例却并不乐观。很多楼盘的接待中心,尽管展示了很好的样板间,但小区内业主的实际居主空间与样板间却相差甚远。经济条件并非是主要的原因,更重要的应是意识的引导,也就是说,我们建筑者、空间营造的设计者们,应该如何引导我们的空间使用者,对空间情感理解的意识倾向。当设计师与业主面对没有表情的毛坯房时,我们应该选择一个怎样的切入点,将时尚艺术的元素展开、将深广宽厚的理念进行渗透、将形神完美的创意解读给业主,并得到其认可,最后将方案进行实施,把设计师对空间的情感寄托于固体的形式,带给业主一个具有时尚造型、意境深邃的居住空间。这些并非是有压迫感的使命,作为空间艺术的工作者,我们应该有所思考。

    四、东西方建筑空间的表情区别
    由于东西方文化、信仰的不同,东西方人与建筑、建筑与环境的关系也不同,可以说走的不是一条线。中国建筑的基本精神是和平与知足的精神,产生优越的私人住宅与庭园。它的精神不像哥特式的尖塔,直指苍穹,而是覆抱着地面。哥特式天主教堂显示崇高的精神,而中国式的庙宇宫殿却显示的是宁静清朗的精神。从东西方人的着装风格,也能说明东西方人对建筑审美的不同。西装是以捆绑的形式约束在人体之上,达到彰显人体线条和肌肉的目的。而东方服饰则是悬挂在两肩之上,无论男女则意在遮隐身体。西方服饰的彰显性格,在哥特式建筑中发挥的淋漓尽致;东方的遮隐特点,在中国北方的四合院、南方的园林中那种曲径通幽、围合照壁、庭院深深等等,无处不体现这一哲学观。从东西方的绘画上也能看出建筑的不同。西洋画的特点是用色彩来造型,有丰富的表现力、感受世界的视觉感受力、是光和色的艺术加技术、是用颜色去表现对象的、它以颜色的属性与色性来表现绘画对象的色彩关系,层次覆盖力强,追求视觉上的和谐。而东方绘画相对西洋画来说有着自己明显的特征。传统的中国画不讲焦点透视,不强调环境对于物体的光色变化,不拘泥于物体外表的肖似,而多强调抒发作者的主观情趣。中国画讲求“以神写形” 追求一种“妙在似与不似之间”的感觉:而西洋画呢?则讲求“以形写形,西洋画是“再现”的艺术,中国画是“表现”的艺术。简而言之,西洋画重“形”,中国画则重“意”,这两种不同的表现方式,在东西方的建筑上均有影响和体现。欧式建筑的喷泉、罗马柱、雕塑、尖塔、八角房等造型,线条分明、讲究对称、运用色彩的明暗,鲜淡来对视觉进行冲击,张扬出一种雍容华贵的精神。中国建筑无论是“官式建筑”还是“风土建筑”,在表现出雄伟壮丽的阳刚之美和阴柔之美的同时,更重要的是整体布局的堪舆与细节寓意的刻画。尤其是“佛”“道”“儒”三教理念的影响,在建筑上也追求朴素,雅洁,宁静、秀丽、自然的诗情画意之美,以及在建筑空间上附载着对美好生活的种种俗愿的浓厚情感。

    五、中式空间表情的传承
    随着社会现代化的进程,西方科学的引入,欧式建筑元素也涌入进来,并有泛滥之趋势,已上升到“拿来主义”的状况。现实中很多的建筑空间,一部分是将不伦不类的欧式模仿进行到底、另一部分是东方文化符号的枯燥拼凑、还有一部分则是冷冰冰明晃晃的重金属的堆砌。人们居住的空间虽然有限,设计者与使用者应最大限度的了解、探讨、沟通、相融。我们因该尊重并弘扬传统文化,当然,我们需要摒弃一些糟粕的东西如庸俗、迷信等,取其精华,力求做到古朴自然,清新雅致,洁净灵秀、诗情画意。古往今来的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期盼是不会改变的,是永恒的。我们应在传统的基础上,结合现代人的审美,充分地利用现代文明的成果。给空间打造出一个个动人的故事、给空间营造出一个个奇妙的意境、让空间内容更丰富、让空间情感更鲜活。
    西方有成熟的高端设计,我们的设计师都在积极的向西方学习,学习他们的设计方式、学习他们的设计分析、学习他们的设计构想。西方人和东方人,在生活方式和思维模式上有一定的区别,因此,西方人、西方建筑和环境的关系与东方人、东方建筑和环境的关系是有不同之处的。但是,我们向西方人学习,并不是学习他们流行什么造型、使用什么材料或者用什么样的设计语言,这一点我相信我们的设计师是明白的。
    “师洋人”,近两百年来,中国人无事不“师洋人”,中国人怎么啦?难道我们就该永远的跟在别人屁股后面吗?西方的资本主义早先我们100多年,以至于他们的设计也比我们高端,我们需要向他们学习。日本同样是从二战废墟上站立起来的国家,我们也需要向他们学习,并且是学习他们的东方设计模式。很多从日本回来的设计师都有同感,那就是在日本所看到的、所感悟的更多的是“唐都风韵”。我并非说日本的东西不好,不值得学习。相反,我到觉得日本有很多方面值得我们去学习,尤其是日本人是怎样对待本民族的传统文化,又是如何的运用传统文化。日本现象值得我们反思和总结。
    六、结语
    中国建筑装饰设计的力量源泉,应来源于地域性、民族性、空间性、材料性、自然性,并尊重中国传统而立足在此传统基础上去追求新建筑、新装饰设计。在学习上既不一路向西,也不能一路向东,学习别人不是目的,只是过程中的一种手段。欧洲人实质上也是在记忆中寻找灵感,我们不能忘却了记忆,我们的记忆在于传统,我们的灵感在于大自然。我们应该“师古人”、“师自然”,用无与伦比的中国式的空间情感,塑造一个不可替代和混淆的东方设计。

文:闵顺柱   
2013年7月17日 

    参考文献
    1、 林语堂.《生活的艺术》.北京;群言出版社,2010.
    2、 林语堂-《吾国与吾民》.湖北;长江文艺出版社,2009.
    3、 张昕、陈捷-《画说王家大院》.山西;山西经济出版社,2007.
    4、 宋昆-《平遥古城与民居》天津;天津大学出版社,2000.

本文相关关键字: 传统文化 |  建筑精神 |  空间表情 |  吸收与摒弃 |  继承与发扬 |  民族建筑 | 

更多网友评论    

已有评论(0条)

昵 称:

老板电器
莫顿家居
大金空调
设计趋势
诺贝尔磁砖健康岛拉卡萨国际家居日立变频中央空调海信中央空调大唐合盛瓷砖三菱重工海尔中央空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