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室内设计联合会
知名高校

对话砖瓦——建筑元素与社会情感(之三)

编辑:admin   来源:     发布时间:2010-6-15 20:31:00      点击:20537  
室内设计师交流空间

2010年04月26日

   主持人:请资深策划人霍云发言,要短、要快。 霍云:生命力就是品牌力,瓦库在城市发展中确定自己的文化意义,成为文化符号,要具有相别与前、相别与后,要生存。超越回忆的问题,因此要进行深层的思考和品牌设计,并结合市场行为,断定市场发展规划,否则它是一个梦想,梦想进入时代,才能把种子变成青草,融入春天,才能成为建筑史上的一朵鲜花。 主持人:下面请《小品文选刊》的执行主编、散文家黄海发言。 黄海:各位老师和学者讲的非常好,让我受益匪浅。从历史的角度,中国元素的角度、建筑的角度都讲了,我谈一下作为我的感受。从西安的一、二、三,到郑州的五号,我觉得给我特别大的感受是: 第一,我们不谈瓦库的设计,只谈这里的女服务员很漂亮。 第二,瓦库这种设计得体,让我们回到了生活的层次,回到了日常的生活状态,我特别喜欢,这里很放松,并且非常美好,朋友们、熟人在一块,也可以看到很多美女,这个是很多地方看不到的,我特别喜欢。 我还有一点感受,中国建筑,中国历史,都是雄性的,是诗歌的,并且是砖和瓦的,这一点很重要。我喝茶的地方,来的最多的是男人,我希望瓦库多为男同胞多考虑一下。比如说设计方面,这个策划也是一个商业行为。谢谢大家。 主持人:下面有请郑州工业大学建筑学校许晋川发言。 没有来。 下面请郑州委员会副会长、全国百名优秀室内建筑师肖艳辉发言。 肖艳辉:社会发展到这一步,我觉得也是一种回归。我要谈一种反思,大家已经谈了很深的情感了,深到像一个包袱。中国发明了陶瓷。我们面对瓦产生这么多的情感,我觉得要感谢革命的力量,如果没有革命,历史上大家不会对瓦有这么深的情感,因为远去了,让我们产生了这种情感。这种情感,是人的一种天性。我觉得有的东西是一种包袱,不用过多的留恋和更多的向往,它只是作为我们的生活方式留下来,我觉得还是一种念想,因为我们没有体会到当年鲁迅那一批文化名人,面对文化包袱时候痛心疾首,爱有多深、痛有多深。这个问题,从歌颂文化历史方面,从保留和遗存方面,如果像郑州的土地3600年的建筑历史,如果说3600年的建筑文化和符号都遗留在这里,可能遗留下来的是商城墙,可能成为我们前进的动力。如果我们包袱背太多了,我们中国曾经落后,因为文化太强。所以要看文化的另一面,我觉得为什么这一代人现在开始留恋文化,因为我们心中已经没有太多的文化了,我们有的只是知识,我们今天是寻找文化记忆,让自己有文化,实际上我们缺乏的正是文化。如果内心丰富,无所谓站在什么位置。 在我们面对钢筋、混凝土,面向未来的时候,不要有太多的包袱,这个社会是一个青春期,有很多的不完善。像年轻人,在成长的时候,不要有太多的老年记忆,让新的一代人有更多的前进绊脚,我是从反思的角度谈谈我对瓦的角度,该留的自然会留下来,该走自然会离我们远去,并且会产生更深远的感情。让精神留存,而不是让载体留存,否则我们还会面临前进的障碍,以上我不成熟的想法,谢谢大家。 主持人:下面有请郑州委员会秘书长、高级室内设计师闵顺柱发言。 闵顺柱:今天来的都是专家、学者,我没有什么好讲的,但是我很感动的是余平老师。我们曾经落后,于是乎想追赶,在盲目的追赶当中,把包丢了,这个包里面有很多东西。可是丢了就算了,但是包里面有钥匙,没有钥匙,就回不了家,人总归要回家,我们不能到别人家里去。这是高速经济发展的时代,有时候不经意当中把文化的某一个元素丢了,我想丢了也无所谓,关键是我们怎么找回来。然后,把它珍藏好,因为还要传承。我就讲这些。 主持人:闵老师说说了,零花钱可以不要,但钥匙一定要要。下面请河南省文学院专业作家冯杰。 冯杰:今天在这里谈瓦,好像满汉全席一样。我发现刚才大家发言的时候,都是用普通话,只有李星先生和冯积岐先生用陕西话。瓦是什么,瓦就是方言,瓦库是边沿,瓦库是主流。我对瓦的感觉是童年记忆和最后的归宿,我是新乡豫北的,从小我回老家,看到瓦感到是一种安慰。瓦是最后的归宿,还是在豫北有这种细节的感触。比如,一个人去逝的时候,有一个说法,把一个瓦摔碎,我不知道其他的地方有没有这个。 我写过一个《九片之瓦》,后来有一个《乡村的瓦》选了这篇文章。我们现在做的瓦库,也是保留瓦的一个形式,我力争以后多写有关瓦的文章。 主持人:所有的学术会、艺术会都可以延长,唯有政府的决策不可以延长。 下面请西安交大的设计师张伏虎教授发言。 张伏虎:刚才各位讲了很多,不管从物质方面还是精神方面都作了精彩的表述,刚才主持人说了,今天的主题可以外延,今天我就想说对余平老师的感觉。 我和余平老师是在一起走了将近十年的时间,我总结了两点,也是作为一个设计师来说必备的素质,也是最难做到的两点。我觉得余老师最大的特点,首先他有非常敏锐的观察能力,我觉得他非常有心眼。他所到之处是用心的观察一切,但是从总体上,他马上能够找到一个定位,细节入微,这是一个设计师非常重要的素质。 第二个感觉,他是非常注重体验,体验的能力他不只是体验生活,同时又体验设计。体验也是很难做到的,大家说的很容易,但是做到不容易,他可以跟着蜂主,看蜂怎么采蜜,他不是好奇,是纯粹的体验。 瓦库,也是和这两点有非常密切的关系。比如说到古镇,说到细节,觉得石画我们看的是视觉,而他会从不是常态的视觉观察古镇。作为一个设计师而言,为什么他能够把瓦做到墙上去?也是转变思维、转变视觉,颠覆传统,怎么去做?又讲到体验,刚才孙老师说的上海一个新酒店,马上去入住,作为一个设计师来讲,如果这两点能够做的非常到位,一定能够出很多好的作品。 主持人:大河报的资深编辑主任记者黎延伟老师来了,大家认识一下,他说他不讲了。下面请余平老师发言。余老师这里面所有的古镇照片都是他的作品,他不断的走访古镇,在中国传统的建筑元素里面来实践自己的创意主张。他是一个行动人,主张每天只工作两小时,剩下的除了睡觉就是玩,就是思考,他是这样一个人,其他的不说了,让他来介绍。 余平:我从小讲话就紧张,喜欢做事,不太善于讲。对瓦库的感情了经历了这几年的时间,从99年开始改变自己的生活方式,多看书、少跑路,一边生活,一边吸收养分。到05年的时候,有一个感觉,受到很多人的指点,我觉得最大的养分是来自于民间的一个老师,对民间的很多东西感觉可以稍微捋一下头绪,整理出来。把这些东西,用自己的职业整理出来。05年在CBD中心的位置,是高楼林立的地方,拉来一大堆的瓦,我觉得可以作为一种记忆符号,堆积在一起,而且有很强烈的判断,这个东西一定能做出来很好的东西。我自己用真情去做,肯定会有一小部分的人会有共鸣。这么小小的瓦库,如何引起大家的共鸣?去说服别人也不太容易,破砖烂瓦的,我就自己掏腰包,拉了很多的砖在高楼前。 没想到,第二天被人举报了。律师动员这些楼的用户,说这些破砖烂瓦,对这里的高楼住户是精神污染、生活污染,很多人去投诉说,这样的事儿你应该找一个设计师去做,不能因为你是老板就找一堆破砖烂瓦来做这样的污染。后来我做了一个解释,实在没办法,也自己委屈一点,用钱把这个事情做起来了。后来那个律师说,破砖瓦烂也是可以做出来事情。好的东西还是要自己坚持,还是可以做出来好的东西。当时不是我一个人,是一个团队,我们一起去做,还有一些助手,今天都来了。在此,我首先要感谢他们。 刚才肖老师说的财务的划分,你有钱没钱划分为两个阶级,现在不一样了,财务划分是人的情感划分,是文化共鸣的划分,可以是小孩,可以是老人。在99年的时候,人人都在划分财富,把一些利益的东西都搁置下来,去寻找、养蜂、放牧,这些人是我要找的,因为他们有很多幸福的东西是我内心所找的。这一切,使我坚持一点,就是用自己的职业,掌握的知识,真诚的去做。设计,我一直当成一个素质化的东西,结构的东西,它是可以跨越艺术的。艺术是感人心灵的,时间、空间,只要朝着一个方向去走,当做一个艺术,一点点去做。 我从小思考的问题是有些东西可以简单化的去做,陆老师说瓦这样东西很廉价,但是它也是一个文物,这个东西要退出历史舞台,正是因为看到退出历史舞台,它的价值更加体现出来。书法,本来是一个传媒,它的文字是第一传媒的东西,可以记录每一件事儿。但是,书法太复杂,太难学了,我们就变成了其他的打字。再发展,书法可以淡忘的时候,书法变成一种艺术,变成一种国粹了。瓦的道理,和所有东西的道理,我总的体会是这样。找什么东西美不美,有很多美学理论,看的时候太多,大概宽泛的印象。这样往往人丢掉的东西可能成为文物,大多数人要把这个东西丢掉的时候,可能就是财富了。 比如,现在在经济发达和落后地区,最落后的地区,他们所扔掉的垃圾,每一样我都拣回来。他们自己扔掉的财富。我觉得可以简单化,把人们扔掉的东西,可能升级以后,是另外一种财富。我和几个朋友在西安把一个废弃的小学买下来,这个院子里面没有别的,就是瓦房非常的舒服。可能5年过后,这个村子里面的100户中很多户瓦房都没有了,他们更多的是追求物质的误区,把真正的好东西丢掉了。可是他们丢掉的时候,我们这个房子就被一些设计师看重了。 对传统的建筑东西,我掌握一些,瓦库更多的东西,和中国传统对称的,可能更多的是赋予元素的东西,更自由一点,均衡一些,打破一些。瓦的生活方式,是斜的瓦顶,我记忆最好的,瓦可以直接和你90度的接触。我自己的感受是那么的好,那么的亲切,而且那么的记忆犹新。我再表达一次,把瓦直立的形式,房子都是90度,面对和我有同样情感的人,靠近它,可以摸住它。这里面的瓦,可能很多都是违背常规的摆放方式,这样的东西,我觉得这里面是在迎接每一个客人,这是我给你的东西。还有这里面的一些街道、巷子,像过去上海的街道的感觉,把那种记忆加上了。 刚才说到瓦,我自己是没有边界,到中国走了很多地方,也走了国外的很多地方。瓦,是全人类的,人类文明5000年,大部分时间是在砖瓦中探索。中国也有,西方也有,而且中国的东西,现在因为我们的现实,人们开始扔掉,到别的国家发现人家也有瓦,而且他们的瓦一点没有动,不仅是可以看到完整的瓦房,而且在教堂的楼顶看,整个城市是瓦。城市元素永远离不开瓦,我想有一天人的认识会重新回到这里。 各位文学家、建筑师今天来参加今天这样的对话,我觉得非常的高兴。我有勇气继续做下去,瓦会变成城市的力量。这一切,我不是有意识,我是一种无意识的在天空中放了一片,确实是无意识的。刚才刘老师说,好的东西可能是在无意之间,我的设计现在开始把有意识做的东西不作为主要的积累,而那些无意识的现象,失落的东西,还有不经意改的东西,成为我设计的题材。最后,再次感谢大家的莅临。 主持人:下面请生活月刊策划人发言。 生活月刊:刚才听了余平老师的发言,对我产生震撼的是余平老师强烈的思想,我感觉他的思想非常伟大。这个瓦本来是应该在屋顶的,但是在瓦库,从屋顶走到了墙上。这种思想是对我们传统的认识,砖瓦对历史来讲是一种震撼,但是在瓦库砖瓦是整体变成了一种切片,为人们建立了一种记忆,这种记忆去影响我们对历史、对知识、对经验,甚至对审美的理解。 第二,我觉得余平老师这种精巧的东西,还在于中国传统的茶文化结合在一起,这种整合和对接特别的高明。这两点对我印象非常深刻。我也是头一次见余平老师,他身上散发出来的艺术家的这种质朴、执着,对我有一种非常强烈的震撼。我有一种必然的感觉,余平老师真的用心了,把我们复古的砖瓦变成了艺术,余平老师对砖瓦的这种感情,把一种远的东西又拉回来,赋予了砖瓦重新的认识,产生了温暖的情感,使我们又重新焕回了我们内心的情感。 第三,至善者非穷财。可能余平老师也不是大款,不是腰缠万贯的企业家,但是我觉得他这种思想的力量,对商业模式的全新创造,这种商业思想在这个社会上一定会为更多的文化人所认可。我也希望瓦库能够像星巴克一样,在卖茶的同时,更成为输出余平老师商业思想的窗口。谢谢大家。 主持人:最后请黎延伟发言。 黎延伟:从余平老师开始设计瓦库的时候,我们有一点沟通,但是后来因为种种原因,没有参与。但是对余平老师的这种精神和余平老师对砖瓦的理解,把砖瓦升为一种艺术品、艺术环境,我十分的敬佩。在这里再次对他的精神表示敬佩。谢谢。 主持人:我简单说一点,今天与会的专家就砖瓦展开对话,就情感怀旧、技术传承都做了深入的探讨,我听了很受教育。大家的共识是,在现代化进程中,我们要关注建筑的精神存在,建筑是有生命力,从砖瓦开始,所有的生命活力,都会依附于社会情感,二者密不可分,互为作用。我们在传承的层面上创新,在构造中创新,我们生命才有意识,才能产生仰望的活体,在钢筋水泥森林中,多一些砖瓦传统的元素,这是建筑的血脉和文脉。上帝创造了新村,而人只能造福城市,借这个伟大的断言,我们更愿意看到今天在场的建筑师、设计师、作家的笔下诞生的作品,既有层次精神,又有乡村情怀。非常感谢各位专家、媒体朋友,为这次对话付出辛劳的所有工作人员,谢谢大家。

                                       

                                     

                                         

                                     

                                           

                                     

                                       

                                    

 



27

本文相关关键字:

更多网友评论    

已有评论(0条)

昵 称:

老板电器
莫顿家居
大金空调
设计趋势
诺贝尔磁砖健康岛拉卡萨国际家居日立变频中央空调海信中央空调大唐合盛瓷砖三菱重工海尔中央空调